近年來,重慶第二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圍繞“三聚焦三突顯”,以“鄉村美育”為切入點,依托學科專業優勢,積極賦能鄉村文化振興,取得了顯著成效。
聚焦時代主題 突顯鄉村美育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一直以來,學院堅持遵循美育特點,扎根時代生活,走進鄉土田園,助力鄉村美育。結合廣西巴馬縣、重慶黔江區、重慶石柱縣等地的民族文化特色,搭建起鄉村美術課堂,在為鄉村留守兒童開設傳統音樂、舞蹈、美術課程的基礎上,增設了陶藝、木版畫、傳統烙畫、西蘭卡普、瑤服飾繡等非遺美育課程。將民族文化與地域特色相融合,通過藝術墻繪的方式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文化景觀,以藝術實踐浸潤鄉村文化生活,賦能人居環境整治。近三年,美術學院已累計在廣西巴馬縣、重慶巴南區、重慶南岸區、重慶渝北區、重慶黔江區、重慶石柱縣等地開展藝術墻繪4000余平方米。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美術學院依托學科專業優勢,積極賦能鄉村文化振興。
聚焦學科專業,突顯校地協同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學院依托自身學科專業優勢,堅持校企聯動與校地協同相結合、輸送人才與培育本土相結合,助力鄉村美育。依托“學校教研室+企業工作坊+社區手工坊”互動機制,通過“專業教師+企業導師+鄉村手藝人”結對機制,學院積極培育本土人才,充實鄉村美育師資。同時積極拓展鄉村美育實踐基地,作為5S+高校手工藝術設計聯盟“助村”團隊,學院獲頒重慶市手工編織協會鄉村美育中益鄉工作站、巴馬工作站;與重慶壹秋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建“設計助村協同創新研發中心”,在人才共育、項目共建、典型共創等方面開展全方面合作。
5S+高校手工藝術設計聯盟“助村”團隊開展實踐活動。
培育本土人才,充實鄉村美育師資。
聚焦地方發展,突顯產業賦能
鄉村振興,產業為基。近年來,學院立足鄉村產業振興,將科研成果和社會服務轉化到鄉村田園和工廠車間,賦能地方產業發展,助力百姓脫貧致富。
學院依托“高校駐村+創意設計+村民制作”幫扶機制,通過“技能培訓+考核上崗+訂單加工”運營模式,提升當地民族手工藝品附加值,帶動當地百姓增收致富。近三年,學院先后為石柱縣中益鄉和廣西巴馬縣開發蜜蜂IP、瑤服飾繡、補糧習俗等20余種系列特色主題文創產品,科普項目《蜜蜂總動員》獲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重大項目立項。此外,學院立足產業發展需求,充分發揮學科專業特長,助力地方特色農產品形象包裝和品牌設計。近三年,學院師生先后為黔江區和石柱縣的面條、莼菜、菜籽油、高粱酒等地方特色農產品進行形象包裝和品牌設計,累計為企業節約設計成本20余萬元,部分包裝和品牌設計已被企業采納并實現了市場轉化。
開展社會實踐項目成果轉化研討會,賦能地方產業發展。
美術學院師生結合鄉村文化和地方特色設計的文創產品。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美術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美術學院將繼續發揮美育在服務鄉村文化振興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地方特色、民族元素和非遺文化應用到鄉村產業和文化振興中,讓更多科研成果和社會服務轉化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的智慧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