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8周年。28日,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重慶史研究會聯合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8周年學術交流活動,用學術研究新成果,緬懷老一輩革命家在民族復興的百年征程中風范與精神、使命與擔當。
78年前的8月28日,是毛主席來重慶談判的日子,舉行紀念抗戰勝利的學術交流活動,與會學者感到非常有意義。會上,重慶市重慶史研究會會長周勇發布一項國家社科規劃項目和重慶市特別項目的最終成果——《論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政治指導者》。
研究該論題的原因,周勇表示,幾十年來,學術界對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地位作用主要有兩種表述:一是中共領導了抗日戰爭,二是中共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還需要作進一步的討論?!耙虼?,我認為需要從歷史學視角、從學理上對這個問題作進一步研究,對中國共產黨在整個抗日戰爭中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作出更加準確、簡潔的定位?!敝苡抡f。
文章基本觀點為,時代賦予中國共產黨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政治指導者的歷史地位;中國共產黨作為抗日戰爭的政治指導者為抗戰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抗日戰爭政治指導者的定位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歷史地位。目前,該成果已經由《西南大學學報》2023年第五期發表,近日將由知網率先發表。
重慶是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歷史見證地之一。會上,三峽博物館研究部主任艾智科介紹了近年來三峽博物館在相關學術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在抗戰遺址研究方面,該館形成了《重慶抗戰遺址遺跡保護研究》《重慶重要抗戰遺址圖集》《重慶抗戰遺址基礎史料整理》等成果。在抗戰史研究,形成了《重慶抗戰圖史》《抗戰大后方西南城市發展變遷研究》《重慶抗戰志·社會卷》《四川抗戰志·綜述卷》等成果。
“抗日戰爭時的外交非常重要,是當前中國外交的基石?!彼拇ㄍ庹Z學院教授吳兵會上說道,近年來他一直做相關教學研究,重點關注四個領域,包括國民政府外交,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工作,戰時同盟國駐重慶的24個國家使領館遺址背后的外交故事,抗戰時期外交學國際問題研究學科教學體系等。吳兵表示,未來他將構建四個體系,即資料體系、研究體系、遺址活化利用體系和傳播體系,來開展相關研究。
西南政法大學副教授耿密將目光聚焦到對抗戰時期的抗戰英烈研究,目前完成一篇《抗日根據地開展抗戰英烈紀念的主要功能》。文章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戰英烈紀念,通過抗戰英雄形象的刻畫與傳播,發揮了英烈榜樣示范作用;通過抗戰精神的弘揚,增強了抗戰動員的實施效果;通過傳播抗戰主張,促進了國內抗日力量的團結以及與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的交流與合作。
據重慶史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黃曉東介紹,近年來重慶史研究會十分注重研究成果的轉化,例如將《苦干與戰時重慶》轉化成電影《火鳳重天》;與重慶民族樂團共同推出大型管弦樂音樂會;與媒體聯合打造《重慶文化百人談》訪談節目等?!敖酉聛砦覀冞€將為迎接抗戰勝利80周年做準備,繼續創新成果轉化?!?/p>
今年,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正在與西南大學聯合爭創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敖酉聛?,我們將攜手更多研究力量加入到重慶抗戰文化、革命文化、紅巖精神的系統研究和創新傳播進程,建設好、使用好協同中心這一重要平臺,為重慶抗戰文化、革命文化的宣傳傳播貢獻力量?!敝貞c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重慶紅巖干部學院院長朱軍說。(記者 吳禮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