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ukdct"><em id="ukdct"></em></track>

    <optgroup id="ukdct"><em id="ukdct"><pre id="ukdct"></pre></em></optgroup>
    <acronym id="ukdct"></acronym>
    <legend id="ukdct"></legend><legend id="ukdct"><i id="ukdct"><del id="ukdct"></del></i></legend>
  1. <track id="ukdct"><i id="ukdct"></i></track>
  2. <ol id="ukdct"></ol>
    1. <acronym id="ukdct"></acronym>
        首頁 > 正文
        梁平: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入畫來

        萬石耕春·千年良田的開鐮現場 攝/劉輝

        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竹山鎮獵神村 攝/熊偉

        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億元村禮讓鎮川西村 攝/劉輝

        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鐵門鄉長塘村 攝/熊偉

          核心提示

          近年來,梁平區一以貫之地系統謀劃推進、不斷豐富內涵、加強實踐探索,從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入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帶動鄉村產業升級、重構鄉村治理體系,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路徑,持續推動和美鄉村建設持續向縱深邁進。

          梁平2023年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被評為全國首批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區),獲批創建全國鄉村振興示范區,承辦全國第二屆“印跡鄉村”總決賽、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會議。

          脫貧振興有效銜接

          梁平區鐵門鄉鐵門社區居民陳忠富,無配偶、無子女。2022年,老陳舊病復發。生命垂危之際,鐵門鄉黨委政府與市經濟信息委幫扶集團駐鐵門鄉工作隊協調市人民醫院開通綠色通道緊急就診,全額資助其醫療費。

          出院后,鄉里將老陳納入監測戶、低保戶和扶貧公益性崗位,落實幫扶責任人,定期安排家庭簽約醫生上門服務,給予其民政臨時救助;又從慈善資金中拿出一部分資金在山下選址為他蓋了一座面積約60平方米的周轉房。

          “扎實做好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绷浩絽^鄉村振興局負責人稱,全區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笆刈〔话l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p>

          兩年多來,梁平區聚焦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每月開展“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動態清零排查整改工作;落實外出務工脫貧人口跨區域務工交通補助和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為有創業意愿的脫貧人口提供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兌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鼓勵企業招用脫貧人口,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線上線下招聘會等多項舉措促進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增收。

          據統計,梁平區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歷年累計放貸5669戶次1.24億元。截至6月10日,全區今年已安排各級財政銜接資金1.49億元;累計為脫貧人口提供1萬余個就業崗位,推動農產品消費幫扶5356萬元。

          同時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持續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梁平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以干凈整治為抓手的鄉風文明建設,到廁所改造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再到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全區始終一以貫之地持續推動、細化落實。堅持目標不變,不斷深化完善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急需解決的鄉村環境難題。

          今年,全區33個鄉鎮(街道),318個涉農村(社區),全員全域全覆蓋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戰役,并成功申報全市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村3個。

          如今,梁平公共服務能力深入推進,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優先保障了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的需求,通過微信小程序、政務App等在線辦理,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質量。

          糧食穩產端牢飯碗

          過去,梁平區新盛鎮萬爐村6組、7組與永興村交界的小河沿線約20多畝農田無生產道路、且年年被洪水淹沒,撂荒多年?,F在,通過河溝清淤、砌成磚溝、排洪減少了淹沒地;同時沿河建起生產便道,這片耕地增加到100余畝,很快被種糧大戶唐小平流轉耕種。

          “糧以田為基,農以田為本?!绷浩絽^農業農村委負責人稱,梁平堅持“投、建、用、管、還”一體謀劃、整體推進,以“四改一化”為重點,全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確保建一塊成一塊?!叭珔^集中連片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0萬畝,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近78萬畝?!?/p>

          2022年,梁平編制了《梁平區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統一土地經營、統一農田建設,創新“四步農田建設法”(第一步:村集體經濟組織集中土地統一經營;第二步:整鎮整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第三步: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第四步:農戶按面積獲得出租收益或入股分紅),高標準建設農田,打造“千年良田”。

          據統計,梁平區爭取中央、市級資金約3億元,整合發改、水利、規資、交通等部門資金約1.2億元,結合水利大中型灌區,配套高效節水灌溉系統,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統籌交通建設項目,根據項目區生產生活需要合理配套田間道和生產路,通達度達到100%;同時建立“政府+國企+社會組織+N”的管護體系,每年安排20萬元以上的高標準農田管護資金,確保建成的高標準農田作為永久基本農田得到特殊保護。

          “良田糧用,遏制‘非農化’,禁止‘非糧化’?!绷浩絽^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梁平堅持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 “五良”融合發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從“地、技、利、義”四個方面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案邩藴兽r田有力地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了‘四個提升’?!?/p>

          一是提升了糧油綜合生產能力,全區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7.25%以上,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00.36萬畝、產量達35.49萬噸。

          二是提升了糧油生產效益,融合良種、良技、良機、良制,“一地多業主、一地多用途”的模式,確保巴渝“米糧倉”年年豐收。

          三是提升了撂荒地復種率,梁平將撂荒地復墾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相結合,復耕復種率達100%。

          四是提升了鄉村幸福指數,建成市級田園綜合體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項目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區平均水平2000元以上。

          2022年,《重慶梁平區創新高標準農田建設發展報告》入選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發展報告(2018-2020)》,穩糧保供案例刊發中央改革辦《改革情況交流》,得到國務院領導批示。

          產業提效促農增收

          走進梁平區魚菜共生數字工廠,循環水養魚區內,一條條加州鱸魚在水中自由暢游。下月,這些加州鱸魚就可以上市銷售了。

          魚菜共生數字工廠,第1層為養魚工廠,包含工廠化養魚區、數據中心、設備用房等,配套高密度養魚系統、循環水處理系統、魚池溶解氧調控系統、精量投餌機等設施設備;第2層為蔬菜工廠,包含蔬菜播種育苗區和NFT栽培區,配套缽體苗自動播種系統、潮汐式物流苗床、移栽定植機、NFT葉菜物流栽培系統等設施設備。

          “底層養魚、上層種菜?!爆F場負責人介紹,魚菜共生數字工廠實現養分種養循環全利用、種植氮肥零添加、養殖糞污零排放、產品品質零風險;采用NFT栽培技術,結合溫室環境控制系統,可實現綠色蔬菜周年生產。他透露,“這里年產綠色蔬菜40噸、加州鱸魚150噸,實現了種養循環、綠色高效、資源節約、智能智慧?!?/p>

          產業提效,促農增收。梁平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梁平區以預制菜為抓手,一手抓供應基地建設,通過調優農業產業、產品結構和區域布局,做大做強“糧豬菜”保供產業,提質增效“柚竹漁”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稻子、竹子、柚子、鴨子、豆子“五子”產業和蔬菜、漁業、生豬等特色產業;一手抓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把預制菜產業作為“強二產、帶一產、活三產”的重要抓手,輻射帶動發展農產品基地的同時,構建以預制菜為主的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體系,推進預制菜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切實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全區有各類時令蔬菜基地9萬畝,年產約60萬噸;年產生豬100萬頭、肉鴨100萬只、肉牛1萬頭、柚子10萬噸、竹筍5萬噸、魚蝦蟹等1萬噸;同時建成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24個,新增庫容1640噸,產地烘干場48個,日增加烘干能力2000余噸;預制菜企業達300余家,年產能達200萬噸。瑞予農業、渝每滋農業、上口佳農業等6家企業上榜市級農產品加工業重點企業,梁平工業園區(梁平高新區)被認定為50億級市級農產品加工業示范園。

          據統計,梁平區有效期內“二品一標”農產品69個,重慶名牌農產品10個,“巴味渝珍”授權48個,名特優新農產品2個。2022年,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101.43億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08元。

          現在,梁平區制定了《梁平區預制菜產業原材料供應基地建設工作方案》, 正在全力發展100萬畝糧油、100萬噸果蔬、100萬頭生豬、1000萬只家禽、5萬畝水產、25萬畝調味品產業基地;力爭到2025年建成預制菜產業原材料供應基地300個,規范發展農業龍頭企業100家、合作社與家庭農場1000家。

          數字賦能鄉村治理

          前不久,梁平區明達鎮移動端App建成投用,利用數字技術和智能化手段,通過健康服務、志愿者服務、村論壇、村地圖等版塊,開啟數字服務村民新格局。

          “體系建設基本成型?!泵鬟_鎮負責人介紹,該鎮探索數智村莊一網通建設,對照“聯勤聯動”定位,扎實開展鎮級治理中心“一中心四板塊一網格”線上線下試點運行,有序重塑縱向貫通、橫向聯動的高效協同工作體系?!爸μ嵘治鰶Q策、指揮調度和高效執行等綜合實戰能力?!?/p>

          據悉,明達鎮先期打造運行6個數智村莊,以點帶面逐步推廣使用移動端App,持續優化提升明達優品、鄉村論壇等應用模塊,做實13個重點產業基地“場景化”落地,為群眾提供產品購銷、招工就業、找車租房等信息服務,搭建黨建宣傳、村務公開、惠民資訊、網上民聲等服務平臺,努力為群眾提供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服務。

          “黨建統領,固本強基,構建數智鄉村治理體系?!绷浩絽^相關負責人介紹,梁平區堅持以“數字化”賦能鄉村治理,搭建鄉村治理積分平臺,建立村民管理系統,建立起每家每戶的“線上賬本”;建立“五級網格”管理服務體系,探索建設“線上網格”管理服務,及時發現問題,解決矛盾。

          鐵門鄉長塘村平均海拔700多米,晝夜溫差大,全年日照充足,高山稻米、刺梨、李子、老鷹茶等產業基礎好,但是產業鏈不長,價值鏈偏低,農業產業化效益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現在,長塘村打造數字村莊,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梁平分公司合作,布局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田的智慧化改造,實現供水供電、農田水利等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加速農業智能化生產,提升村莊附加值;同時通過“互聯網+”數字化手段開展鄉村文化活動,建立數字村史館,建立長塘村與城市的情感鏈接,吸引更多的旅客進入長塘村。

          此外,梁平還積極推行“數字化”積分管理,以小積分帶動群眾“全參與”,以“區鎮村組戶”五位一體的鄉村治理數字化平臺,推動基層治理創新、服務創新。當前,全區318個涉農村(社區)建立積分制相關制度和開展積分兌換,實現積分制100%全覆蓋。梁平區《數字化鄉村治理新模式》被農業農村部推介為全國典型案例。(王琳琳 馬菱涔 張常偉)

        編輯: 葛琦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美国性XX大片

          <track id="ukdct"><em id="ukdct"></em></track>

          <optgroup id="ukdct"><em id="ukdct"><pre id="ukdct"></pre></em></optgroup>
          <acronym id="ukdct"></acronym>
          <legend id="ukdct"></legend><legend id="ukdct"><i id="ukdct"><del id="ukdct"></del></i></legend>
        1. <track id="ukdct"><i id="ukdct"></i></track>
        2. <ol id="ukdct"></ol>
          1. <acronym id="ukdct"></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