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ukdct"><em id="ukdct"></em></track>

    <optgroup id="ukdct"><em id="ukdct"><pre id="ukdct"></pre></em></optgroup>
    <acronym id="ukdct"></acronym>
    <legend id="ukdct"></legend><legend id="ukdct"><i id="ukdct"><del id="ukdct"></del></i></legend>
  1. <track id="ukdct"><i id="ukdct"></i></track>
  2. <ol id="ukdct"></ol>
    1. <acronym id="ukdct"></acronym>
        首頁 > 正文
        收到一個陌生快遞 她被騙走34萬余元

          綦江區古南街道的小靜(化名),之前收到了一個陌生快遞,因為這個快遞她被騙走了34萬余元。

          據綦江警方介紹,今年7月5日,小靜收到一個陌生快遞,打開后發現內容是“某某財商退費公告”,并且文件抬頭印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還有公司的公章。小靜覺得文件看起來很正規,于是相信這一文件中的內容,并通過文件上的二維碼下載“全國12345平臺”的軟件,打開軟件后加入一個“國庫券在線清退群”,還注冊綁定自己的銀行卡。

          隨后軟件上的“客服”引導小靜以購買國庫券T+0的形式退費,最初兩次小靜分別購買500元、1000元,很快就返還了600元、1200元。后對方讓小靜購買5000元的國庫券,稱可以清退6000元,小靜轉賬后,對方以操作失誤導致驗收失敗,引起數據混亂需要修正數據等各種理由,讓小靜轉賬36500元、41600元、68500元、114678元,直至小靜發現被騙,共計損失345956元。

          小靜為什么會上當受騙?因為在2019年3月,小靜確實在某微信公眾號報了一個“某某實踐訓練營”的理財課程,費用是6998元,但學完之后小靜并沒有根據學習的內容去投資理財,把這個事情置之腦后。在2022年下半年,小靜陸續收到好幾次這個訓練營退培訓費的短信通知,當時小靜也沒有相信,直接就刪除短信。

          不過,這次因為有快遞專程送到小靜手中,而且抬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還有訓練營公司的公章,因此她才會上當受騙。警方證實,這一切都系詐騙分子偽造,“全國12345平臺”的軟件也是詐騙分子搭建的虛假釣魚軟件。

          警方提醒:不要輕信此類“培訓機構退款”的信息,遇到任何培訓相關問題,一定先和培訓機構或者相關部門進行聯系核實。接到培訓機構主動退費的快遞文件也不要輕信,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加入陌生的QQ群、微信群;不要點擊陌生鏈接,更不要輸入自己的身份信息、驗證碼等,不要相信任何理由的轉賬要求,避免造成財產損失。

        編輯: 陳雨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美国性XX大片

          <track id="ukdct"><em id="ukdct"></em></track>

          <optgroup id="ukdct"><em id="ukdct"><pre id="ukdct"></pre></em></optgroup>
          <acronym id="ukdct"></acronym>
          <legend id="ukdct"></legend><legend id="ukdct"><i id="ukdct"><del id="ukdct"></del></i></legend>
        1. <track id="ukdct"><i id="ukdct"></i></track>
        2. <ol id="ukdct"></ol>
          1. <acronym id="ukdct"></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