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ukdct"><em id="ukdct"></em></track>

    <optgroup id="ukdct"><em id="ukdct"><pre id="ukdct"></pre></em></optgroup>
    <acronym id="ukdct"></acronym>
    <legend id="ukdct"></legend><legend id="ukdct"><i id="ukdct"><del id="ukdct"></del></i></legend>
  1. <track id="ukdct"><i id="ukdct"></i></track>
  2. <ol id="ukdct"></ol>
    1. <acronym id="ukdct"></acronym>
        首頁 > 正文
        川渝媒體走進縉云山 感受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成效

          黛湖區域生態修復工程效果。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伊永軍 攝

          日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及媒體采風活動走進重慶北碚區,近距離感受了縉云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的效果。

          縉云山黛湖,因湖水碧綠,其色如黛而得名。記者們行走在新修建的彩色環湖步道上,欣賞著湖周青山疊翠、花木繁茂,此情此景令人流連忘返。

          據介紹,黛湖周邊原有云登酒店、金湖灣度假村、黛湖人家、大罕宮等4家酒店和農家樂,占地面積2.23萬㎡、房屋面積1.62萬㎡、床位近300張,已于2019年5月全部拆除。

          縉云山北泉村生態遷建房項目。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伊永軍 攝

          黛湖區域生態修復工程主要包括黛湖庫型修復、濕地治理、水生植物及喬木栽植、濱水棧道及人行步道建設等內容。

          為了提升黛湖生態品質,讓環境變得更加美麗,黛湖綠化修復工程在樹種搭配上也是別具匠心:突出縉云山本土植物,大喬木有楓楊、香樟、烏桕等;灌木有縉云甜茶、縉云槭、木槿、蠟梅等;地被植物有腎蕨、問荊、菖蒲、蒲葦等。目前,該區域生態修復工作已完成,成為重慶著名的網紅景點之一。

          在北碚澄江鎮北泉村,記者們看到,這里建的一片生態遷建房均為2層住宅,定位為川渝民居的建筑風格,共23棟、45戶,分為三個戶型:150平方米的三口之家、200平方米的四口之家、250平方米的五口之家。

          川渝媒體參觀零碳小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伊永軍 攝

          據北泉村黨委書記龍天真介紹,縉云山北泉村生態遷建房秉承“以人為本、立足環境、融于自然、重點打造”的理念,以綠地、山水、陽光的居住環境為主題,對道路、環境、建筑進行統一規劃設計,達到與自然環境相融合,提高居住品質。

          位于縉云山翠月湖畔的北碚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生態文明分中心,是全國首個建成投用的新時代生態文明實踐中心,2021年10月,它作為全國第一個生態環保類基地入選“中國生態學學會生態科普教育基地”。

          在這里,記者們參觀了零碳小屋等,感受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成果。

          據介紹,北碚區近些年通過“山上做減法,為生態減負;山下做加法,為發展賦能”的做法,黛湖、騰龍埡、雨鳴澗等自然景點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縉云山生態環道、柏林村鄉村振興示范項目雛形已現;金剛碑歷史文化街區開街迎客;新北溫泉公園、小山丘民宿等項目建成投用;溫泉寺、鑒湖區域景觀提升工程有序推進,山水文化特色資源優勢逐步轉化為生態產業發展勝勢。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美国性XX大片

          <track id="ukdct"><em id="ukdct"></em></track>

          <optgroup id="ukdct"><em id="ukdct"><pre id="ukdct"></pre></em></optgroup>
          <acronym id="ukdct"></acronym>
          <legend id="ukdct"></legend><legend id="ukdct"><i id="ukdct"><del id="ukdct"></del></i></legend>
        1. <track id="ukdct"><i id="ukdct"></i></track>
        2. <ol id="ukdct"></ol>
          1. <acronym id="ukdct"></acronym>